污水处理科技创新路径
污水处理科技创新路径
降碳技术:从源头减碳、过程控碳、末端固碳三方面入手,通过污水管网改造修复、污水处理工艺优化、高能耗设备更替、智慧化管理等措施实现源头减碳;利用污水和污泥处理中的热能及有机质利用、再生水循环利用等替代部分供热、供电过程碳排放;增强生态缓冲带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的末端固碳能力。
“降碳-减污”耦合技术:构建了“进水碳转向回收甲烷+藻-生物膜复合反应器脱氮除磷+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+工艺智慧化管控”的集成工艺,通过降(转碳、捕碳、固碳)、减(减能耗物耗)、回(回收化学能、水热)、协(水/泥/气处理协同),实现污水处理降碳与减污高效耦合。
“降碳-减污-健康”协同技术:在降碳、减污目标的基础上,增加“风险防控”的内涵,耦合形成“降碳-减污-健康”协同的技术体系,将研究重心从应对新污染物控制提质转向水质健康风险控制。
污水处理技术的革新与未来
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技术:结合了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高效污水处理技术,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与生物降解相结合,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、磷等营养盐,具有自动化程度高、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。
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技术:通过在污水处理主流程中实现厌氧氨氧化,充分利用污泥内碳源和强化水解作用,达到节能节碳的效果,新型悬浮生物填料的开发为强化生物脱氮除磷提供了工程基础。
TIMP智能模块化装配式集成污水处理系统:通过模块化和装配化的设计,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厂建设中的多个痛点,如设计施工复杂、周期长、占地多等,该系统的远程运输和超快拼装能力,为污水处理设施的快速部署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振动膜生物反应器(V-MBR)技术:以其低能耗、高效脱氮和强抗污染性能而受到关注,通过机械振动代替传统的鼓风曝气,有效控制了膜污染,同时在脱氮效能上表现出色,出水总氮远低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。
污水处理厂纳米絮凝原位扩容技术:通过投加纳米絮凝剂,实现了污泥的快速沉降和泥水分离,有效提升了污水厂的溢流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,无需新建构筑物,实现了原位升级。